貴州水文:問診農飲供水 助力脫貧攻堅 |
發布日期:2020-10-22 來源:貴州省水文水資源局 作者:李紅凌 劉一文 瀏覽次數:9462 字體: 小 中 大 |
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是實現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一達標”的重點工作,保障飲用水水源水質安全是整個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今年2月,全省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工作正至上而下啟動,承擔著省水環境監測中心職責的貴州省水文水資源局以責無旁貸的擔當,主動請纓,并按照督戰統一部署,作出周密的安排,全面開展農村供水工程水質抽查監測工作。 省水文水資源局要求九個市(州)水文水資源局集中精力、全力以赴、科學組織、聯動配合,確保完成任務。貴州省水環境監測中心(省局水質監測處)負責具體組織實施并會同八個市(州)水環境監測分中心(各市州局水質監測科)開展工作,各市(州)水文水資源局科學做好方案編制,迅速集結好人員,積極完成技術培訓,提前做好監測點選取、路線規劃、物資準備、藥品配備、后勤車輛保障等系列工作。 一切準備就緒,一大批水文人頂著疫情壓力,在嚴寒的冬季奔赴全省各地。 在畢節市水文水資源局水環境監測科,“90后”年輕職工成為此次隊伍的主力軍,面對路途偏遠、山道崎嶇難行、餓了只能以方便面充饑的野外工作,他們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和樂觀豁達的精氣神卻絲毫不減。 “90后”程晶,平時不愛說話的她干起工作來卻毫不馬虎,為及時準確掌握農村飲用水的水質情況,近一個月以來有無數個夜晚和同事們加班到深夜……
“90后”周嬋,是一位新手媽媽,當得知疫情期間要開展農村飲水安全抽查工作,她立即將孩子送回了老家,毅然投入到工作中,正在學說話的孩子只能對著手機視頻里的媽媽咿呀咿呀表達著思念。 “以前需要走很遠的路到山里擔水,現今在黨委政府的關懷下,村里都有了集中式供水站,配備消毒設施,在家就能喝上清亮透徹干凈的放心水……”到農戶家采樣時,鄉鎮的村民往往會熱情地給同志們擺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以來,大伙的飲水條件有了很大改觀。為了讓百姓喝到放心水,為了落實好 “兩不愁、三保障”目標中的飲水安全重點工作,即便在疫情防控期間,畢節市水文水資源局水環境監測科的職工仍然堅守自己的崗位,克服一切困難,白天采樣,晚上檢測,及時做好容易隨時間變化的總菌落數、總大腸桿菌、糞大腸桿菌、余氯、總氯、揮發酚、溶解性總固體、微生物等項目的水質檢測工作,確保了監測結果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貴州省水環境監測中心遵義市分中心調集精兵強將,對培訓采樣工作人員、購置采樣監測物資、調集租用車輛、分配監測點、規劃采樣路線等進行了積極的安排和部署。有的地方地勢偏遠,甚至有的地方車輛不通,只能人工把采樣器、樣品瓶、藥品試劑等物資背進取水點,有時深夜還行走在取水樣的路上,渴了就問農戶家里要點水,餓了就用農戶家里的熱水泡著自帶的方便面充饑。 貴州省水環境監測中心黔南州分中心負責的本次農村飲用水監測點其中有4處重點監測飲水安全工程源頭水質。源頭水多數為山泉水,普遍分布在大山深處,為確保監測結果的準確性,該局水環境監測科的工作人員分3個采樣組步行深入大山,對源頭水水樣進行采集。由于山勢陡峭,根本沒有現成的路,全靠徒手在枝丫橫生和山石突兀的山坡披荊斬棘前行,有3個點每個步行取樣來回需要兩個多小時,該局水環境監測科的工作人員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不辭辛苦,知難而上,嚴格按照規范和標準對源頭水、出廠水及末梢水進行采集和送樣工作,確保水樣在采集、保存、運輸和檢測各環節達到質控標準。如果發現采集的水樣異常,隊員會馬上重新出發趕往水源地取樣,仔細化驗,直至拿到客觀的數據。黔南州分中心還應三都自治縣政府的邀請,專門為此縣做了115個水工程點的抽查監測工作。 數據顯示,2020年全省農村供水工程水質抽查監測工作的枯水期工作從2月下旬開始,至3月底前累計完成抽查488個工程點,計1438 個樣品,4月向省水利廳提交成果報告。7月至8月的豐水期,累計完成抽查了500個工程點,計1456個樣品,9月份向省水利廳提交成果報告。 這次水質抽查監測工作的圓滿完成,充分體現了“測得出、測得準、報得出”的水文工作特點和貴州水文職工能打硬仗的工作作風。 |
![]() |
上一篇:長江三峽開啟水環境水生態“空天地三維一體化監測” 下一篇:在漢江上最早設立的水文觀測站,與秋汛“斗智斗勇” |
![]() |
13217171866